罚站、罚抄课文都是正常的,我作为家长肯定没意见。
不听话就要罚。比如不好好学习,家长就可以取消孩子出来玩的机会。
罚归罚,不过最好还是能先征求下家长的意见,至少得把前因后果告诉家长。
为什么罚,怎么罚,最好还是有细则。还有学校也要组织老师进行监督。
表扬的作用远大于处罚。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更应该强调赏识教育,表扬为主,惩罚为辅。
上周末,15名商报小记者,共采访了50多位市民和游客,共同探讨了教育惩戒怎么落地这一话题。受访者中包括了小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祖辈长者,他们对于是否需要实施教育惩戒这一问题,态度高度统一,均认为惩戒有必要。但是在惩戒的方式方法、怎么把握惩戒的度、怎么监督执行、家长该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等问题上各有看法。
一位姓赵的退休老人的说法,获得了小记者们的认同。他认为惩戒要有,但表扬要放在批评和惩戒之前,三者之间并不矛盾,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表扬可以让孩子更自信,批评可以让孩子明是非,而惩戒则可以让孩子懂规矩有担当。对学校和老师来说,表扬和批评的度更容易把握,而要用好惩戒教育,则是对学校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记者投稿
一次表扬等于十次惩罚
在我采访的六位市民中,包括了小学生、成年人和退休老人,他们对于教育惩戒这一话题的观点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大部分人都认为教育惩戒要有,但是也要适量。比如针对上课讲话、同学之间打架等行为,就可以给予罚站、抄课文等惩罚。
不过,有一位赵爷爷却认为,一次表扬等于十次惩罚,要用表扬为主,惩罚为辅的教育方式。他说道,惩罚要有,但一定要让被惩罚的孩子及其家长明白被惩罚的原因以及经过。比如打架被惩罚,老师需要调查清楚孩子为什么打架,是先动手的一方还是被动的一方,采用了什么样的惩罚措施。这些都应该清楚明白地告诉家长。
这次采访让我恍悟,表扬远胜于惩罚。
商报小记者(星澜小学)陈祺瑞
表扬为主,惩戒为辅
近日,我作为每日商报小记者在运河广场进行了主题为教育惩戒的街头采访。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采访活动,有一点点经验,也有一点点胆怯。不过,我只要穿上小记者马甲,就不再害羞害怕了,自信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我的第一位受访者是一位读小学的男生,看起来是个比较害羞内向的人,回答得也中规中矩。他认为我们需要惩戒教育,但对于具体该怎么做,也提供不了自己的建议。
这时,一位老爷爷凑了过来。他津津有味地观摩了我的提纲后,欣然接受了采访。过程中,老爷爷在惩戒教育之外又提出了表扬教育的重要性。他全程围绕表扬为主,惩戒为辅这一观点,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表扬的作用更大于批评和惩戒的作用。虽然表扬和惩戒都是必须的,但老师首先要用好表扬这一手段。
商报小记者(大关小学之江校区)梁皓喆
第一次当小记者
这是我的第一次采访。在开始之前,我就害怕被拒绝,越来越紧张。而在被一位叔叔拒绝后,心情更难受了。
这时,和我同一队的小记者家长告诉我,之前有个小男孩,被连续拒绝了12次,最后小男孩都哭了。而我们才被拒绝了两次,已经很幸运了!调整心情后,我们再次出发。最后,我成功采访到了几位叔叔阿姨。原来采访不仅能锻炼胆量,还很好玩呢!
商报小记者(听涛小学)王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