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小学开性教育课教学生使用卫生巾(应破除月经羞耻,来正确引导!)

    9月23日,福建福州。一小学课堂上,老师教学生如何使用卫生巾,男生举手主动上台学习使用方法的视频,引发关注。小学开性教育课男生上台学用卫生巾

    该课程老师表示,当天课程是给五年级的学生上关于卫生巾的实验,通过倒水展示卫生巾是如何吸水的、卫生巾的内在原理是什么、最后教授使用方法。

    对此,有不少网友对男生上台实践学习表示不理解。

    老师则认为,性教育课程是不分男女的,学校一直坚持根据不同年龄段去开展不同的性教育课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月都有一次性教育课程,包含人类出生、青春期身体变化、防性侵等等。

    提及月经卫生巾,很多女生都会脸红,会局促,会不安,尤其是生理期弄脏了裤子的时候,会难堪。很多男生也会特别好奇卫生巾的作用,好奇女生的月经是什么,有的男生会拿卫生巾开女生的玩笑。

    如果你是个出生于2000年以前的女孩,那你一定经历过一个「羞耻期」。关于月经,除了源源不断的麻烦和疼痛,更多的是那些来自于社会性潜意识行为及自我认知障碍的困扰,纠缠了几百年来的绝大部分女性。

    面对身体上的重要变化,青春期的孩子往往脆弱而敏感。对月经初潮较早的女生而言,若是没有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就很可能产生我和别人不一样的恐慌感和自卑感。当周边同学不理解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还嘲笑、孤立自己时,就会真的误以为自身不健康不正常,使自我厌恶感不断累积。类似心态,显然不利于她们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可见,克服月经羞耻不只是当事人自己的事,向未受月经困扰的同学普及相关生理卫生知识同样重要。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引导学生培养同理心的必修课。事实上,正是由于对月经现象缺乏充分了解,导致不少人直至成年后都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偏见。

    姨妈巾、创可贴、小面包、大邦迪……卫生巾的花名简直层出不穷,大多数时候,她们甚至不用称呼花名,只要一句 你有那个吗?,对方就能瞬间意会,电光火石之间,两个女生就已经完成了卫生巾的交接仪式。

    据统计,在190多个国家里,用来指代月经的词超过了5000个。

    学校和家长应该端正心态,不要一遇到类似问题就绕着走,使正常的生理现象变为一种充满神秘感的话语禁忌。开始谈论相关话题,才是破除月经羞耻的第一步。同时,也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生理卫生教育,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发育早晚不同,不同性别间存在生理差异,没有必要因为月经而产生耻感,更不该因此随意伤害、取笑同学。

    此前,在打破月经耻感方面,不少学校就曾作出过有益尝试,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解决一时的尴尬,也能够引导他们以平常心看待这些生理现象,塑造健康、理性的观念。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