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德国作家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战小说。这位作者在一战中受过伤,战后创作了这部被誉为「古今欧洲书籍的最大成就」的成名代表作。
成长中的狼崽象征什么不言而喻,二战的阴云早在一战时便已笼罩在欧洲大陆的上空。
影片的时空背景为1917年的德国,此时一战的战火仍如火如荼地进行中,17岁的德国青年保罗受爱国心驱使,一心渴望报效国家,对于被军队征召、前往战场作战怀抱兴奋之情。
因为这三部《西线无战事》都是呈现相同的故事和相同的角色,但人类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悲惨后果的理解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改变,这就是看这三部《西线无战事》可以注意到的差别。
1930年的版本是一个关于愤怒和遗憾的故事,取材于一个仍在感受小说文字所写痛苦的时代(因为当时离一战结束才过没多久);
1970年的版本则是重新想像没有那么苦涩,在保持对战争的尖锐谴责同时,对小说中的人物表现出一丝同情和理解;
本次导演爱德华在影片中注入了发自肺腑的强度和视觉诗意,透过描绘战争恐怖的残酷画面,忠实地改编了雷马克对战争的阴郁态度和尖刻批评,但导演设计目的是想让观众在看到最后一刻时可以得出自己的情感结论,所以导演基本上不是那种要下过很强烈的结论,而是要尽可能地展现真实与精髓,然后让观众去细细咀嚼与感受、思考。
《西线无战事》无论是场景还原细节还是画面风格都很好,不论是无差别炮击、法国战车出现与火枪兵朝着士兵喷火,都能显现单兵的恐惧、无力感与生命的脆弱。
如果喜欢战争大场面一个打十个的可能会觉得这电影有点沉闷,但如果你喜欢钻进电影世界中,细细品味故事想传达的理念,那这部作品会是很好的选择,只是看完心情不会太好,要做好心理准备。
以两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德国视角一向比较罕见,本片完全由德国团队打造,忠实呈现作家笔下的世纪经典,能有效补强此类面向。
导演:
爱德华·贝尔格
编剧: 伊恩·斯托克尔 / 爱德华·贝尔格
主演: 费利克斯·卡米勒 / 阿尔布雷希特·舒赫
豆瓣 8.7 IMDb
8.0
点击下方观看↓↓
1930年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