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立,正式开始。立冬,想不到冬天真的来到身边。办公室的同事还在说着,一点儿都感受不到冬天的意思。天气晴好,甚至还是秋高气爽的模样。之前,我说南国没有分明的四季。似乎从夏天就直接跳到冬天;又从冬天直接跳到夏天。看来,我的认识实在肤浅。秋天,还迟迟不愿离开。
立冬,北方似乎喜欢吃饺子。今天,还收到某人发来的小红包。二十四节气中,属于冬天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冬吧。这些常识,平常不留意的话还真记不太清楚。只是岁月无声飞逝,即便没有谁来提醒我——自己,总该还是心中有数的。我不喜欢这样的通透,活着有着莫名其妙的沉重。
02
回去陪母亲吃饭,可能是因为累?又可能是因为我慢慢学会收敛。尽可能细声慢语,老人家和小孩子是不是十分相似?虽然没有吃到饺子(我们这边似乎没有这个习俗),但大鱼大肉只为了我这偶尔回家的孩子。因为十分顺路,坐着公交车回家。这是我最少选择的交通工具,但有例外。
过桥的时候,我看着车窗外的路灯就这么一盏盏的成为过去。光与影的相互重叠又彼此分离,仿佛这就是人的一生一世。我不喜欢突然之间的伤春悲秋,但情绪就像个任性的孩童——根本就没有道理可言。既然如此,那就欣然接受吧。反正不会有更坏的情况,我就咬咬牙咬咬指甲好了。
03
刷着新闻,看到王源说着今天生日。他说到:新的一岁,愿自己不负光阴不负自己;不负被爱不负所爱。这也是这篇文字标题的灵感,仓央嘉措也有这样的困惑: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是,应该是没有的。但我们可以努力做到,这是信念也是理想。它告诉你,人间值得。
也不需要妄自菲薄,相信谁都不需要这样。生而为人,我们有被爱的人、也有所爱的人。因为他们的存在,让这个烦恼的人生有着更多的可能、更多的意义。只是,“不负”却时常超出我们的控制范围。不想“负”的,终须“负”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颠沛流离,硌得慌。
再来,就是《陈情令》。我是个喜欢自说自话的笨蛋,在文字世界里自顾自的恣意。《陈情令》写得很多,只是弹指间对“情”的一时感悟。我甚至可以体会到:蓝氏听学结束之时,魏婴离开。蓝湛在课堂、在藏书阁、在后山经过的时候,见不到那个他——蓝湛内心,该是怎样的荒凉啊。
读小学的那几年,在广州的堂妹会过来这边度假。盛夏悠长,她回去之后我整个人情绪就不对了。看着她写过的字、拿着她用过的笔,我都会忍不住泪流满面。那是亲情,固然不舍。蓝湛望着魏婴离开的背影,他脸上的神情一言难尽。从那个场景开始,我决心把“忘羡”的故事写下来。
时有陈情,一曲未尽。立冬,愿今生不负爱与被爱;愿每个人都能在今后的日子里得偿所愿!